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新闻
“门外汉”敢啃硬骨头 啃成“供暖技术控”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1-03-25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139
     张宗良,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热电信息中心数字设备处专工,负责热网自控、终端用户管理系统和地下管线数据的管理维护工作。成为供热人的7年里,张宗良啃下了不少“硬骨头”:“供热实验室”研发、地下热网普查、“智慧热网”建设……无论多难的技术问题,他都会卯着劲儿地钻研克服,从半个“门外汉”成长为“供暖技术控”。
 
    用脚步丈量管网每天步行十多公里
 
    “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,对自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不熟悉,在前辈带领下摸索了2年……”初入职时的场景张宗良仍历历在目。
 
    2016年,济南热电开展辖区范围地下热网普查,张宗良被纳入普查小组,负责梳理地下管网及附属设备信息、建立设备台帐。大到老旧管网分级登记在册、设备系统信息对应、新建管线信息更新,小到管线路由、阀门补偿器及附属设备的排查,都在他的职责范围内,稍有疏忽,就会为日后供热安全埋下隐患。
 
    “早上开始沿着管线走,从热源厂走到最后一个换热站,测距、测阀门、测路由,每天步行距离超过10公里。”说起那个“用脚步丈量管网”的夏天,张宗良并不叫苦,反而因为收获了经验而欣喜。他介绍,目前济南热电供热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一次管网近1500公里,阀门近2000台,实现了地下供热管线及附属设施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。
 
    攻克“疑难杂症”争当“智慧供热”排头兵
 
    每天一上班,张宗良会习惯性登陆户用能耗管理系统、换热站供热监控平台、热网指挥调度系统等平台调度供热运行数据,这些平台建设中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心血与付出。
 
    “依托济南能源集团HERP系统,我们已实现了公司所属1400余个换热站的温度、压力和流量的远程监控。通过与济南市气象局合作,系统以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为基准进行负荷分析预测,为管网的热能输送、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撑,实现了节能减排与满足民众用热需求的平衡。”
 
    张宗良参与研发的“智慧供热”项目还有很多,如他参与建设的户用能耗管理系统,通过供热大数据实现了“站控、楼控和户控”与热网调度曲线联动。热企远程调节换热站和楼宇的运行参数,用户操作户内室温控制面板,“双管齐下”实现舒适用热。
 
    打造“供热试验室”对用热需求进行前沿探索
 
    今年,张宗良又参与了济南热电“供热试验室”的打造,该实验室能够实现全年365天连续运行,“带温、带压”完成相关试验,为供热新技术、新科技应用于民生,更好服务百姓用热需求进行前沿探索。
 
    据张宗良介绍,供热新技术落地实施,必须先进行小范围试点应用,评估与既有供热设施的配套程度后,再确定是否推广应用。在居民小区直接试点,受限条件多,诸如中途不能停热、设备更换试验不能继续、数据测试不能尝试安全边界以外的峰值测试、设备升级及新组态的控制思路不能及时更新等,大大限制了实验深度和广度。
 
    济南能源集团热电“供热试验室”建设中,本着全年运行、即改即试,联合高校院所,实践提升设备可靠性的原则,建立了燃气锅炉、燃气壁挂炉、高温水换热站等多种能源实验环境,实现了“热源、热网、热力站、二网控制及终端调节”体系贯通,搭建起“站、楼、户”三级调试体系,做好用户供热策略设计、优化组态搭配、运行试验验证、成果应用等工作,为新技术服务为民打下坚实基础。
 
    搞研究、下基层、跑现场,张宗良在推进“智慧供热”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看着供热运行模式一次次创新升级,张宗良坚信创新才能适应新机遇,延伸智慧化触角,科技助力供热生产运行,才能向广大热用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 
    原标题:“门外汉”敢啃硬骨头啃成“供暖技术控”